东辛房街道石门营四区依托街道为老服务体系,聚焦社区老年人实际需求,以“银龄乐融”网格为暖心载体,积极探索社区养老服务提升新路径。充分发挥场景治理“揭榜挂帅”机制优势,以“两张卡”服务为抓手,整合联动社区网格员、物业、周边养老机构等多方力量,构建“精准服务+主动关怀”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着力将老人的“愿望清单”变为“行动方案”,有效激活社区养老服务的“神经末梢”,构建一道坚实而温暖的“银发守护线”。
服务“明白卡”
健康需求“一本通” 专业服务“零距离”
为解决老年人对养老服务内容不清、获取渠道不畅、健康管理粗放等难题,社区编辑推出服务“明白卡”。卡片包含社区卫生院、北京康养等专业机构的服务内容、项目明细、预约方式等,是老人的“健康说明书”和“服务指南”。
社区组织网格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对“明白卡”内容了如指掌,并通过助老包户网格精准发放到200余位老人手中。
01 “望闻问切”织密健康监测网
网格员结合明白卡的发放,化身老人的“健康守门人”,依托“望闻问切”四诊法(望状态、闻隐患、问需求、切难题),动态掌握老人健康变化、精神状态与潜在风险,将服务的精细化与关心的精准化落到实处,确保健康服务“零盲区”、“不断档”。
02 专业资源“直通车”提升服务能级
“明白卡”不仅降低了老人获取专业医疗服务的门槛,社区还结合“乐在耆中”银龄市集,利用街道养老服务联合体资源,定期联合合作机构开展健康讲座、义诊服务等活动,将优质医疗资源“请进来”,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健康指导与服务,有效提升养老健康服务的专业能级与可及性。
03 个性档案“动态管”实现精准画像
依托“明白卡”的发放与使用,网格员同步为每位老人建立并持续完善个性化服务档案。档案不仅记录老人的基本健康信息、既往病史、用药情况,还包括其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及需求偏好,形成对每位老人“精准画像”,从而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健康干预与生活照料方案。
资源“联系卡”
生活帮手“一键达” 多元协同“暖人心”
针对高龄、独居、身体不便老人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各类实际困难,社区积极推出资源“联系卡”,整合多方力量,构建一张覆盖生活所需的“帮扶网”,让老人在遇到难题时能够“一卡在手,求助不愁”。卡片整合包楼干部、物业管家、维修客服及“多帮一”服务队联系方式,重点发放给240余位75岁以上及有特殊困难的老人。
01 “多帮一”队伍 构建生活服务圈
“多帮一”服务队伍不仅提供免费更换五金件、定期检查水电安全等基础性上门服务,保障老人居家生活的安全与便利;更能在老人遇到紧急就医等突发状况时,提供及时的应急协助服务;同时,还针对老人不熟悉智能设备的痛点,提供协助进行线上缴费、挂号、购物等服务。“多帮一”服务队伍汇聚了多方爱心与力量,为老人编织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生活服务圈。
02 “三级响应”闭环 确保诉求“秒解决”
为保证服务的高效性与及时性,社区通过“联系卡”建立“网格员—物业—社区”三级响应闭环机制。老人的诉求通过联系卡上的渠道反馈后,网格员快速响应,能现场解决的即时解决;需专业支持的,迅速联动物业或相关部门;重大或复杂问题,则由社区统筹协调解决。通过分级负责、无缝接力,确保老人的急难愁盼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响应、快速解决,有效提升老人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03 “热乎饭菜”工程 延伸服务“最后一米”
在“联系卡”机制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摸排老人潜在需求,社区通过线上线下入户问卷,了解到多数老人对“家门口热乎饭”的深切渴望,联合辖区沁心园养老中心,打造“线上接龙+电话订餐”双通道服务。同时,社区组建“巾帼送餐队”,为行动不便老人免费送餐上门,传递邻里互助温情。试行以来,订餐微信群成员与订餐量与日俱增,使这份“热乎饭菜”,不仅暖胃,更加暖心。
石门营四区“两张卡”机制以小巧形式承载了社区对老年人的大关爱,推动养老服务从“被动响应”转为“主动关怀”,从“单一供给”迈向“多元参与”,用治理“小切口”做实养老“大民生”。下一步,东辛房街道石门营四区将继续深化服务创新,丰富服务内涵,为社区老人打造更具温度、更有活力、幸福感更强的“居家养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