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沙巴体育投注_沙巴体育官网【app平台登录】 > 村镇概览 > 斋堂镇
日期:2024-02-19 10:47 来源:新沙巴体育投注_沙巴体育官网【app平台登录】:斋堂镇
字号: 大 中 小
所属乡镇斋堂镇
所在方位109国道83公里处的南边。现有人口406户,806人。村域面积13.68平方公里。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200米。村落19277.5亩。耕地面积652亩。
主要产业:过去以种植业,养殖业和煤炭业为主,现在以种植业,养殖业和在外打工为主。
主要物产:玉米、谷子、杂粮、果树主要是核桃、山杏、梨等为主,没有主打的名特优产品。煤炭。
水源状况:主要饮用水为水浒巷的山泉水,有机井两眼,饮用水源不甚丰富水资源状况地下水位10米,饮用自来水入户水浇地:246亩。
主要特产:鸭梨、核桃。
古老的文化和文物古迹马栏黄土:马栏黄土在历史上有名,马栏黄土代表性剖面、位于东斋堂村北砖窑处海拔450米出露厚度达十二米之多韩两层黑垆土,第一层黑垆土14年龄为23Ka第二层黑垆土记录了一次倒转时间像担当与布赖古事件距今110Ka。
壮丽多姿的山川
中华民族有着古老的《水经注》、《山海经》、《神仙传》等源远流长的美丽传说。马栏也一样有着这样那样的传说。马栏村地处太行山脉的万山丛中,东有古石龙山,猴山和新沙巴体育投注_沙巴体育官网【app平台登录】:自然风景区双龙峡一梁之隔。南有马栏山,妙庵梁。西有双峰山,后镍。村北两山如门大开,准备迎接南来北往的客人。
马栏山最高峰老龙窝,海拔1645.5米。传说这老龙窝是龙王敖广的老窝,山下北坡有黄城峪,传说是敖广圈禁它不听话的儿子小黄龙的地方,叫黄龙狱。后来叫来叫去就叫成黄城峪了。这正合了北京原来曾是大海的传说。京西山多,既然老龙窝的山沟有了名字,别的地方的峪也便跟着叫起峪来,所以京西的山沟地名叫什么峪,什么什么峪的居多,叫沟的地名并不多,这也可以算是一个地名的由来吧。可是这一现象的存在,马栏村却不包括在内,也许马栏村就在敖广眼皮子底下,它不愿意也不允许有更多的峪(狱)出现吧。
马栏地区的千沟万壑,各有各的风采。千娇百媚,如村南的水浒巷。水浒巷沟长约七里有余,两旁的山峦时而平缓,时而陡峭,平缓处山道蜿蜒,陡峭处千峰竞秀。如果在登山途中,身边再有一个当地老乡,他会绘声绘色地给你讲:“这里是当年吕洞宾和张国老下过棋的棋盘石”。山石的棋盘纹路清晰可见,好象两位仙人刚刚收兵离去。“那里是当年大禹治水时留下的马蹄子印”。谷中山风悦耳似乎仍留马嘶之声……
水浒巷不但山美而且植被丰厚,四季有景。春天桃花、杏花自山下开到山上老龙窝,要开一个来月的时间,因为海拔高度不同,山下的花谢了,山上的花才含苞待放,有道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桃花、杏花过后,便是山樱桃花,北京丁香花,太平花……一丛丛、一片片,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一点也不过份。到了夏天,水浒巷的温度要比市里低6-7度,晚间更低。满山青翠,虽老犹新,一尘不染,欲流动,欲滴落,当有一缕清风吹过,沁人心脾,你会忘记暑热,回归自然。
秋天如一个待嫁的新娘,艳丽中透着成熟,满山的黄栌自然生成,没有半点人工雕饰的痕迹,火一样的红叶依偎在苍翠的松林旁,大红大绿,浓妆艳抹。
冬天,风雪肃杀了一年的喧嚣,整个水浒巷冷静得是那样清纯、肃穆,满沟的泉水全结了冰,形成了弯弯曲曲,晶莹剔透的冰溪和雄浑壮观的冰瀑,这冰溪底迂回婉转,灵透多姿,那冰瀑好像还记挂着夏天的流淌,垂着十几米高的冰柱,承载着不想留下的泉水,泉水小心的在冰上流着,一边流动一边结冰,渐渐的强壮着冰瀑。
古人讲,有山,有泉,有石的地方便是有神仙的地方。水浒巷就是一个这样的地方。先说水浒巷的泉:泉水自水浒巷的上山,王家水,刘家沟,齐槽洼或流,或渗到水浒巷旧龙潭,形成了常年不断的溪流,它是马栏村村民赖以生存的饮用水。潺潺的溪水从一块三米多高的巨石上直泻而下,形成了一个瀑布,然后自龙潭溢出,从一块一、二百平米大的平石头上散漫流下山去,这才真正叫“清泉石上流”呢。在这块巨大的平石头上,你要聚精会神的看一会,你会发现,水也是有手有脚的,你会清楚地看见,它是如何在巨石上慢慢蠕动的,让你尽享泉与石的纯真与乐趣。水浒巷的泉水,在水浒巷里一会渗入地下净化,一会又流出地表,所以这里的水弯腰便可饮用,基本符合国家饮用水的标准。
水浒巷,有新旧两个龙潭,并有龙王庙,但里面供的不是威武的龙王爷,而是温柔善良的龙女,如果你去旧龙潭看瀑布,去新龙潭访垂冰,再听着美丽动人的龙女的故事,岂不神仙乎。
唐朝诗人杜牧有两句诗放在水浒巷,再贴切不过了,诗曰:“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说完泉再说松,马栏村自1957年开始种松,现已有上千亩俊秀挺拔的松林,再加上有国有林场相毗邻,松树一片连着一片,略加修饰就是很好的松林浴场,可供休闲,疗养,供青少年学习自然,了解自然。
至于石,除了上文讲到的泉石长吻,水浒巷里还有卧牛石、棋盘石、石桌、石人、石臼……等等。马栏位于百花山火山盆地东端,为髽髻山火山构成,所以,水浒巷的山石以火山熔岩为主,呈五颜六色。
有人去马栏村水浒巷游历,在那里听水泉低咽,如泣如诉,听松涛怒吼,如歌如潮,低头见五色石子,抬头有湛湛兰天,心灵得到彻底净化,便留下一联:“浴松风,听泉咽,迷失本性;步云霭,和鸟鸣,返朴归真。”
除水浒巷以外,再举一例就是水浒巷上山的刘家沟,那里除了一石一景,一树一景以外,沟口有一块巨大的卧牛石,确切的说应该叫卧虎石,因为它太象一只睡虎了。电影“地雷战”人人都看过,那里有一块镇妖石的镜头,让人记忆犹新,刘家沟沟口的这块卧牛石,正是一块镇妖石,抗战时期,马栏村村民大多居住在刘家沟,躲避战火,地下党、八路军也常在那里活动,日本鬼子硬是没敢进去过,正是这块镇妖石镇住了日本鬼子,保护了村民,刘家沟当年老百姓居住过的草铺残垣还在那里讲述着这段历史。
总而言之,马栏村每一条沟便是一篇美文,每一块巨石,每一棵古树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事件都是一首好诗,等待着人们去描绘去开发。
据考古证明,斋堂地区,11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马栏村不但山石是火山岩,另外还存在着两个世界地质学界倍受重视的地质现象,一个是百花山冰河期堆积层,它堆积形成的马栏台,形成了一个有300左右亩大的斋堂小平原,这一地质现象在世界地质教科书里有一节;另一个是马栏村的大三角有一层黄土,法国地质专家里希·霍芬把它命名为马栏黄土,它形成于地壳第一次变动,后来就再也没有变化,可谓土壤的化石,有很大的研究和欣赏价值,非常受国际地质学界的重视。
除去大自然留下的地质古迹外,马栏村还有两处古人留下的碓臼石,一处在马栏水库下边柏树坨那里,碓臼石有两个,所以那里地名就叫双臼,还有一个单臼,在大井边上南涧碾子院。这口大井也是古井。
斋堂地区流传着一句口头语叫,先有灵岳寺,后有斋堂城,灵岳寺建于唐贞观年间,斋堂原是灵岳寺招待过往僧人和宾客的地方,故名斋堂。而马栏是给灵岳寺养马的地方,有人记得到明朝马栏还有养马的官员。所以马栏村建村比斋堂还早,也未可知。传说在斋堂川里,各村建庙开光之时,都要到马栏的庙里来请比丘。
马栏村不但与灵岳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京西古村灵水也有神秘的渊源,大家都知道,灵水村有七十二口井,而马栏村有七十二盘碾子,老百姓也流传着“马栏的碾子,灵水的井”的说法。说不清此事是后来的巧合,还是建村之初就有什么安排。
马栏村村容也极有特色,村中间有一座古建过街楼,东西向,曾经破败,现已修缮即将完工。过街楼以东为马栏东村,以西为马栏西村。现在是东村一片红砖红瓦的新房,透出一股现代文明,改革开放的新气象;西村古朴、庄重的老宅、四合院处处尽显传统文化的芬芳。东村是水泥街道,干净整齐;西村是古时用石头叉成的街巷,称为石头街,幽深典雅。古时候,马栏就分东马栏,西马栏,人们的生活非常富有,但却不知感恩,有一天一个要饭的老头,走到东马栏,走到一家人门口乞讨:“好心的老爷、太太,您周济周济我这孤老头子吧。”这家女主人听到后,对仆人说:“去把孩子垫屁股的香油饼拿去给他吃吧”。等仆人拿着烙饼走到门口时,老者早已不知去向了。原来这老者不是别人,是玉皇大帝下界到人间私访来了,他看到人间富到了如此地步,而且还如此铺张浪费,就一把天火烧了东马栏。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东马栏才盖了新房,有了今日之繁荣。
放下东街不说,顺着过街楼往西走,在石街上(一部分也铺了水泥砖),西村还有数座四合院,其中完好的三进四合院有两处,二进四合院有十几处,大都建于民初,也有个别明清遗风。马栏西村又分两部分,以古戏台和龙王观音禅林大殿为界,往东街道整齐,布局严谨,向西则是小桥流水人家的又一番景致了。过了大庙有一棵古槐(一级有牌),从这里开始一直到西村头,一共有石拱桥12座,小桥不长但小巧玲珑,工艺精湛,整座桥没用灰泥,是用一块一块的石头叉成的,再加上火山岩五颜六色,十二座小桥就是十二座艺术品,横艮在流泉小脂之上,美不胜收。马栏有两座过街楼,一座已修缮,另一座已不复存在了。马栏村东有一座石拱桥,叫新桥,老人们回忆此桥得有五、六百年以上了。现在已废弃,仍完好。
小桥流水,四合院,过街楼,古庙大戏台,再加上水浒巷,刘家沟的山川秀色以及马栏人的朴实好客,马栏实在是旅游、休闲、渡假的最佳去处。
自古就有72盘碾子,36口井之说,还有8处过街桥,有旧龙潭、新龙潭、十八盘等自然景观。
主要文物、遗址、(寺庙、碑刻、古树、古民居)
现在问起马栏村原来一共有多少庙宇,好像没人说得清了,说出历史文献上提到的庙宇的名字,村民们都很茫然,史籍上记有庙宇有五、六座,据老人们反复回忆,核对,应该有如下几座庙。
1.龙王观音禅林大殿,老百姓叫它为龙王庙或大庙,旁边还有个娘娘庙。龙王观音禅林大殿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古今斋堂》上是这样描写的“龙王观音禅林大殿位于斋堂镇马栏村,元代创建,佛教建筑。照《长安可游记》载:“至马栏村,登三大士阁。”《宛署杂记》则有更为详切的记载:“龙王观音寺,先朝至正中建,旧名龙王庙,成化年村民于仲全等重修,嘉靖三年(1524)改今名。”
龙王观音禅林原有规模不小,依山势前建山门,两厢有配殿,顺数十级台阶可登最上处的大殿。现存大殿一座,坐北朝南,面阔三间7。2米,进深一间5。5米,悬山式建筑。大脊为琉璃制,黄、绿色调配,饰有祥龙、吉凤,花卉及佛教故事等图案,华美异常,吻兽规格略显瘦小些,灰陶烧制。殿顶板瓦、筒瓦、合瓦,石望板,木制大搏风板,五花墙,抹皮红色,彻上明造,五架梁,梁柱均很粗硕,柁上之角脊为神龙吠水饰样,造型精美,衍与檩枋间均用座斗及元宝状云纹木构件承托,颇具匠心。檐部外檐用一斗二升麻叶头代替了雀替,内檐斗拱为七踩单昂重翘,平身科,檐下三昂九躁斗拱,十分有特色。明间一攒,四个柱头有四攒,尺寸长者1。07米,短者也有0。58米,以挑檐构件之平面至大斗下平面0。92米。斗拱最上部挑檐构件头部雕刻极具特色,明间上为一兽头,另四个为如意头,饰琢水纹浪花,巧妙无比。后檐无斗拱,用如意头状雕花木件承托。大殿檩枋均施鸦墨彩画,内墙壁上均绘精美壁画。无论以殿架构造上,还是以装饰色彩上,龙王观音禅林大殿都是难得一见的文物精品。
在大殿附近有石碑二方,一为明嘉靖三年(1524)《龙王观音禅林碑》记录村民于仲全等重修龙王观音禅林大殿详实。另一为捐资修庙《万古流芳》碑,记录众施资修缮信善人士芳名。
2.广善禅寺,《古今斋堂》书中提到修广禅寺碑,有碑应该有寺。《古今斋堂》书中记:“该碑存于马栏村,明嘉靖三年(1524)三月吉日立。碑汉白玉质,高2。5米,宽0。76米,厚0。18米。碑文楷书20行,满行43字。首雕二龙戏珠,额书‘修建广善寺碑记’阴刻‘永远留芳’。赐进士出其中宪大夫湖广按察使辰沅等处兵备口口口德嘉撰,乡贡进士文林阁知东萃县事致政东越诸忠金台释子晓空书丹。‘广善寺在顺天府宛平县桑峪社马栏村,有僧名真海,发愿建寺……’龟趺座高0。47米,长1。46米,宽0。83米。”据老人回忆,广善禅寺应该是柳峪寺,老百姓都叫它大寺,有一大理石碑。在小学校院内,尚有地基,供四大天王,也叫四大天王庙。
3.圣泉寺,老百姓叫后寺,在马栏村北,有青石碑一通,字迹已不清,庙已无存。
4.法幢庵,在东坡去百花山的香道上,尚有残墙,是个姑子庙。
5.尼僧寺,庙址当在安子,也是姑子庙,有地基。
6.娘娘庙,在龙王观音禅林大殿旁,庙已无存。
7.妙庵,在妙安梁。
8.梨堰儿,有姑子庙,旁有姑子坟,有塔,现在已无存。
9.去大槽路上有一塔院,有几座塔,具体塔名不清,现已无存。
10.有五道庙一座。
11.刘家沟有龙王庙一座,还有残墙。龙王塑像毁于文革。
提到佛教文化,不能不得由马栏去百花山敬香的一段香道,据《古今斋堂》书上载:“斋堂正面进马栏沟,经大槽,上大梁,至百花山,此为古籍详加描述的百花山香道。《日下田闻考》引《长安可游记》:“出沿河守衙城西门,渡石涧,进马栏山,曲折上坂,石子磊磊难步陡,至法幢庵,又五里至马栏村,登三大士阁,松高十丈余,历蹬而上,三里许翠峰壁立,又二里板跻丛木中;再上见篱径石垣,乃妙庵也,中设大士像。自妙庵从岭西折,路甚狭,数里上千佛山,一名黑凤山,又数里为观音山,再上为大悲崖,旁有仙人桥、菩萨树,树已遭伐矣,又上为望海石,嵌崟陡峭,逾岭凡七,见有石壁峭立,为鸽子山,路更险仄,达千佛岩,怪石攒簇,多似人形。坐视观音山,如在怀抱间。鸽子山三里余过阎王鼻,始蹑百花山腰。”如今,山还在,路已难辩,有的地段已成为羊肠小道,离村子近的由于交通的发展,公路掩盖了土路。由于年代久远,途中的庙宇和古村已无存。
建村年代
应在唐朝以前,大约在(618--933)年前建村年代:马栏村建村年代久远,从斋堂地区考古发现和民间传说,马栏村是一个古村无疑,有碑三通,庙五座以上,大多有文献记载。
姓氏为杂姓,有七户于,八户艾,大户张家之说。其余还有宁、北、王、刘等姓,辈分传承不详
明代称马栏村,清代之后称马栏村疑是这里养马、圈马而得名,具明朝史书记载,马栏村属顺天府宛平县,齐家司,桑峪社,六图,明代万历年间,有养马与管理马匹的马官八名,名字:张德致、李见、李三仓、王登璇、董世才、艾月、王世金、于进云、张性、明睿字玉衡,其显楚人,明永乐年迁灵桂川马栏村安家。经相传在很早的时候马栏村是人们去百花山进香的古道,在这里相传是放马的地方,人们经过这里就要下马,将马放在这里,步行上百花山,当时村叫马场,后来人们就得不好听,就把马场改成了马栏,从此就叫马栏村了。
另一说、怀疑这里远古就有古人类活动、刘家沟旧龙潭紫石上有野兽足印。柏树坨脚下,有一双臼一对在同一石头上;碾子院下边有一个单臼是古人类加工粮食的石器。当前支柱产业是司令部陈列馆对外开放以红色旅游为主。
古村、古柏、古槐各一棵
古泉古井72眼,
石刻
石碑三方在乾隆41年修的龙王观音禅林大殿石碑一个,明嘉庆三年一个碑,又明成化年间石碑一个,
石碾72盘。石磨大小不一,家家有,都为生活所需。
古民居10处
挺进军司令部旧址建筑格局属道教建筑,从影坡上看,上边两条龙盘踞两头,下边两只凤落于良方。属明清式样,民国时期修建,是在民国初,又两个是门枕,作为麒麟,代表祥瑞,又为鹿代表福禄关好,马栏好多门楼代表明代式样。
宋私学旧宅上下套院,以西为上,两院有环墙门,非常典雅。
门桥
村中还有流过的泉溪,泉溪河上有12座门桥,一派江南水乡景色。带有马栏从江南楚国过来的文化遗痕。
古道
马栏村还有通向百花山进香(瑞云寺)古道,古道中途名点有:从马栏村出发--过之马栏山--法憧安--庙安--千佛山--观音山--菩提树--千人桥--望海石---鹤子山---阎王鼻--登礼佛殿。王文殊塔,登百花山顶,菩萨顶过佛岩山,
登百花山进香古道有四条马栏村必经之路一条、大寒岭属东道、房山属南道、黄安坨属西道
过街楼两个
古戏台一个,元代
革命斗争
1938年3月中国共产党在区境西部创建了以斋堂川为中心建立了宛平县抗日民主政府;并建立了马栏村第一届党支部,支部书记张景象。1940冀热察区党委成立,由马辉芝任书记,鲁平任秘书长。中共冀热察党委成立后仅投三个月,就发展党员500余人,成立个县区党委和平西地委。成立夜校,开展扫盲运动,提高人民群众抗日救国热情,领导平西、平北冀东党的工作
1939年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设在马栏村,斋堂地区成为敌后抗日战场的前哨,马栏村是其坚强的堡垒,马栏村民对国家有着炽热的爱,为了打击侵略者,掀起了保家卫国的参军热潮,白发双亲送儿打东洋,新婚妻子送夫去参军,小小的山村组建了马栏排编入挺进军七团,驰骋疆场,在此期间,马栏人全民皆兵,组织起来割电线使日军联络瘫痪,埋地雷,炸得鬼子魂飞胆颤。麻雀战,骚扰的敌人日夜不宁,历经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们和全国人民一道迎来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民族战争的胜利。
民间习俗:
生产生活习俗、
1.在马栏过清明节,有大小清明之说。清明当日为大清明,前一日为小清明,只是传下来这样的说法,并无什么不同的活动。马栏村上坟祭扫和斋堂不同,斋堂是1号上新坟,2号上老坟,马栏是2号上新坟,3号上老坟,至于马栏上坟因何比斋堂晚一天,古来如此,原因不详。
2.马栏村求雨是十二个寡妇去水浒巷涮簸箕取水,十二个寡妇在龙王庙磕头,然后一路去浒巷龙女庙,到水浒巷后用柳树枝涮簸箕,口里念:“一来道儿千,回去淌着湾,十二个寡妇涮簸箕,龙女就把水来端。”念完涮簸箕,涮完簸箕往回走,不许回头,不许说话,回到龙王庙参拜,取水结束。
3.男人头贵,女人脚贵,男人的头不能让人随便摸,女人的脚不能让人看见,马栏曾有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个女人,年龄不详,在荡秋年时鞋掉了,裹脚布就散了,脚露了出来,这个女人回家就自尽了。
马栏村有古戏台一座,位于龙王观音禅林大殿对面,是和龙王观音禅林大殿同时造的,清代重修。《古今斋堂》书上记载:“马栏戏台位于斋堂镇马栏村,清代建筑,与龙王观音禅林庙院相对。戏台坐南朝北,建于1。4米高台基上,台基以当地毛石砌筑。面阔三间,悬山卷棚顶,筒瓦板瓦合瓦,檐柱四根,中部有隔断分前后两台,檐檩及枋间施旋于彩绘。戏台面宽8。6米,进深8米,保存基本完好。”现在墙已塌,屋顶也有所塌落,彩绘已大多不存在。
马栏原来有戏班,唱蹦蹦戏,有相当的规模,在斋堂川也很有名气,经常出去卖台。当年也有花会,有大鼓会,灯会,有灯场堰,还有中幡和高跷,据老人们讲,那时候马栏村的高跷最高的都在坐在房檐上绑。
马栏村现有古树四棵,二棵松树,一棵槐树(一级),一棵古柏(一级)。
关于野菜,在马栏除生长着《古今斋堂》书里所记载的种种野菜以外,还有一种野菜叫章章菜,宿根一年生草本,叶掌状,大叶裂,春三月出土开花,甜菜,花钟状,单出,花色细腻,承紫色,绿色花蕊柄,黄色花蕊柱头。老百姓传唱:“章章菜的花,难描又难画,多巧的媳妇也绣不上来它。”
节日习俗
当地人们历来把“腊八”视为年节到来的信号,所以人们一语双关地说:“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除熬腊八粥外,还有用米醋泡腊八醋的习俗。
贴春联的习俗历史悠久,一直延续至今。帖门神,门神主要是沿用唐代传下来的白脸和黑脸(即秦叔宝和尉迟恭二位将军)
婚俗
男方到女方接亲时,要带上一升白面,并由女方家做成一张大饼,交给男方,带回饼不做熟。回到家中所有亲属都要吃上一口,并问生不生,话意早生贵子。
主要文化遗产
1937年7月7日,日军全面侵华战争打响,1937年11月7日党中央决定成立晋察冀军区,1938年3月邓华率一支队、三支队开赴斋堂川,开辟平西根据地。1939年10月,挺进军司令部进驻马栏村,随后挺进军各机关相继在司令部周边布局,有被服厂,枪修所,医疗站等部门,旧址保存完好。
传说故事
早年间乾隆皇帝云游,经过马栏村下河,很累,便坐下休息,看一眼泉水,很清,便饮了几口,喝了以后就觉泉水很甜、很凉,他就说:“此水冬暖夏凉永不平”,真的到现在再旱的年头,此处的水也没有干涸过。
各种谚语故事和歇后语:
冬天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旧冰上走,五九六九隔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十二月气温歌正月寒,二月温,正好时候是三春;暖四月,躁五月,热六月,不冷不热是七八月;九月凉,十月冷,寒冬腊月冰霜冻。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旱枣涝梨;冷杏热核桃。
一、龙女庙的传说
马栏的龙王庙建在村里,由于离水比较远,就又在水浒巷龙潭处盖了一座龙女庙,让龙女来掌管马栏地区的风调雨顺。龙潭处有一块一、二百平米的大平石头,是进山干活,过路行人,放羊的凉羊,赶脚的歇脚,吃喝拉撒,想方便找个辟静地方就方便的好地方。龙女又嫌脏又怕乱。一夜向上搬了二、三百米,搬到了刘家沟。这样,水浒巷就有新龙潭,旧龙潭之说。后来龙女庙一直在新龙潭,到文革被毁。
二、一棚伞
泰山有“五大夫松”,北京团城有“遮阴侯”,人所共知。可是马栏村的“一棚伞”却被人们忘怀了。
马栏村有一棵大柏树,树干挺拔,枝叶婆娑。现为一级古树。传说,当年康熙爷打仗自此经过,曾在树下休息,慢慢的睡着了。此时,天便下起了小雨。康熙爷醒来一看,树的外围都被雨淋湿了,只有这棵树下,一滴雨也没有。康熙爷说:“柏树啊,柏树,你真是一棚伞呐。”内侍听后,赶紧大声唱礼:“记,万岁爷行至马栏大柏树下,遇雨,封柏树为‘一棚伞’”。自此,这棵树便名扬天下,百姓们想“一棚伞”是万岁爷封的,我们不能这样叫哇。所以,这棵柏树除叫“一棚伞”外,还叫“万民伞”。
三、五龙传
五龙传是一出古戏,五龙并非五条龙,而是一个恶霸的名字,这出戏的原形出自马栏。
马栏有一个地名叫大四巷,大四巷里尽是于家的地,于家有一个寡妇和公公婆婆过日子。寡妇岁数不大,长得还挺漂亮,那时马栏庙多,住的僧人也多,和尚中有一个叫武海的,就对于家的寡妇起了坏心。有一天,武海打听到这个寡妇去大四巷摘豆角去了,就尾随了过去。武海到了大四巷,就调戏这个寡妇,寡妇不从,回家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公婆。公婆一听说:“这还了得,一定要治治这个花和尚。”可是武海有功夫,怎么办呢?后来想起来,于家也有一个会功夫的,不过搬到达么庄去了。于家就打发人去达么庄给这个会功夫的亲戚送信,让他回来治武海。这件事不知怎的就传到了武海耳朵了,就在于家的亲戚回来的当天,武海把他截到村外,不让他进村。问他“你是干什么的?”“我是走亲戚的。”“走亲戚走你的亲戚,少管闲事。”“那要看什么闲事。”武海又说:“你既然这么说,你必须把我打倒才能进村。”
就这样,他们先比了一趟拳,武海输了。又比了一场刀,武海也输了,于家的亲戚进了村。但是于家的这个亲戚并没有治武海,在于家住了好长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他把如何治服武海的招数都教给了于家子弟,就回达么庄了。他走以后,又过了些日子,于家的子弟在一个早晨趁武海还没起床,用被子捂住他暴打一顿,然后就五花大绑送到了灵岳寺。武海的师傅问清楚了什么事以后,打断了武海的胳膊和腿,在热炕上给炮死了。
四、改造懒汉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斋堂刚刚解放的时候,马栏村还属宛平县,桑峪社管辖。第一次劳模大会,马栏村出了一个劳模叫于有信,事情过去这么多年了,他的故事还在马栏村流传着。
那会儿,掀起过一个改造懒汉的运动。马栏村就有这样一个懒汉,说起来他并不是懒汉,他有一个十岁的儿子,由于那会儿穷,喝杏汤给药死了,他始终从失子之痛中解脱不出来,就一天到晚什么都不干,光在炕上躺着,家里地里的活都是他媳妇干,他就变成懒汉了,他叫杜松明,小名大吉顺。
话说懒人大吉顺,一天到晚吃了睡,睡了吃,什么活也不干,成了马栏村有名的懒汉,村里拿他也没办法,这件事连宛平县都知道了。这时于有信下决心,治治他,办法都想尽了,甚至于让小学生们把他的裤子拿到学校去,说“大吉顺,你不是爱躺着吗?你就躺着吧!”可是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他就是不干活。于有信没有灰心,春天往地里背粪,于有信先背大吉顺家的,出圈,垫圈,大吉顺媳妇一个人干不了,于有信干。总之,大吉顺家的脏活、累活都是于有信的。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大吉顺终于被感动了,不懒了。而且干什么像什么,比如锄小苗,不管多长的地堰他从来中间不休息,而且地锄的又净又好。就这样,于有信改造了懒汉大吉顺,在宛平县当了劳模,当时就编成了歌谣:“劳动英雄于有信,改造懒汉大吉顺,三十多年大懒汉,把他改造成了人。”
故事传到今天,人们把故事情节渐渐的忘了,大吉顺倒成了人们的口头禅,说起谁懒,人们便说:“比大吉顺还懒。”
村内名人(含文人)
杜春永:抗日时期宛平县委书记。
张兰珠:1942年为救乡亲英勇就义(人民不会忘记他,共和国不会忘记他)1955年10月9日毛泽东主席亲笔签发光荣纪念证,发到张兰珠的后代手中。
于贵贤: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师军法处处长。
张秀林:山西省煤炭管理局,物资处长,铜川矿务局,王石洼煤矿党委书记。
宋恩庆:中共昌宛联合县委员会代理书记,(1940.5--1940.11)中共昌宛房联合县委员会副书记,(1943.1--1943.5)
1958年艾德怀(当时的村党支部书记)领导的初级社、高级社曾荣获了周恩来总理亲笔签发的奖状;1997年书记李秀民等人开发了司令部陈列馆,2004年于有芝书记把陈列馆再扩大并修理一新。
村主要特点
马栏村是以山而建的古村落,有四合院套院,是典型的古老建筑、人站在山坡上、村好像一条要腾飞的巨龙。
目前村落开发情况
目前村已开发成红色旅游专业村,以村民集资建成的以挺进军司令部为主要展览内容的展室向人们展示,斋堂川的抗战历史。村的历史渊源、村名的来历等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新沙巴体育投注_沙巴体育官网【app平台登录】”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